|
刘少奇东征休息地---汝南小南海1939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消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刘少奇同志任书记,领导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工作,机关设在竹沟镇。 中原局建立后,在刘少奇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原局和新组成的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在竹沟继续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为中原地区培训县、区级干部,继续开办军政教导大队和各种专业训练班,为前线和国统区培训军政骨干,并不断向前线输送骨干部队,先后开辟了豫皖苏、江北、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同时创办了报纸和印刷厂,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竹沟当时被誉为中原地区的“小延安”。中原抗战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中原局所在地竹沟地区成为中原抗战的重要基地和战略支撑点。 竹沟抗日根据地在中原抗战的重要地位,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切齿痛恨,早就想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1939年9月,蒋介石加强了反共分裂活动,中原地区的形势骤然紧张。9月15日,刘少奇率徐海东、刘瑞龙从延安第二次到达竹沟后,即根据中央指示召开中原局和豫鄂边区党委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的《反投降提纲》精神,作了《目前抗战形势和当前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要求各地党政军机关和武装部队保持高度警惕,反击顽固派的进攻。由于形势险恶,刘少奇果断决定将中原局一分为二,撤离竹沟。刘少奇去华中敌后领导豫皖苏、鄂豫皖及苏北地区工作; 1939年10月9日,刘少奇同志与许海东(对外授国民党少将军衔)带领中原局和干部教导大队300余人撤离竹沟,东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出发后的第一天,进入汝南县境,宿营在城南小南海(现为汝南园林学校),国民党汝南县长李向寅得知驻军是新四军的消息后,立即派保安团一个营的兵力,把新四军驻地团团包围起来,并不时挑衅,企图制造摩擦,进而攻击新四军驻地。面对他们的嚣张气焰,我军战士非常气愤,纷纷要求采取武力措施,打击他们的反共气焰。在这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刘少奇同志镇定地嘱咐大家:不要和他们发生摩擦,一旦发生,我们要有礼、有利、有节。一定不要先开枪,不然就破坏了党的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政策。 保安团见新四军没有什么动静,便继续谋划在夜晚对新四军进行袭扰。为防止发生变故,当天夜晚刘少奇和许海东同志一夜未眠,他们时而在小南海观音阁大殿里制定部队的行军路线,时而又去检查哨兵和部队的警戒情况,要求警卫战士保持高度的警惕,严防保安团利用夜色对我军进行偷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少奇同志的正确指挥和战士们的高度戒备下,不仅使保安团袭扰我军的阴谋没能得逞,而且战士们还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第二天早上,新四军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雄壮的抗战歌曲,精神饱满地奔向了新的抗日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