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尊敬的汝南史志网用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汝南史志网的关注与支持。由于《汝南县志》(第一轮)于1997年12月印刷出版,历经27年,仅存数量有限。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现将此书以电子版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请您耐心等待。我们会尽快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此书的上传工作,确保您能够正常阅读!
二
汝南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在此定居。境内发现文化遗址26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17处,其他文化遗址6处。现存的自春秋以来的14处古城遗址,表明了汝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夏禹时,汝南属豫州之域,西周属挚地,春秋为沈、蔡两国地,战国属楚,秦属颖川郡,后属陈郡,西汉为汝南郡之上蔡、宜春、安成等县地,东汉因之,三国属魏之豫州。东晋元熙元年(418年)汝南郡始治悬瓠城(今汝南县城)。因滨临汝水,城若悬瓠系于藤蔓而得名的悬瓠城,从此奠定了它在豫东南的中心地位。南朝宋侨立司州于悬瓠城,汝南分属宜春、安成、保城、上蔡四县地,北魏于悬瓠城置上蔡县(原上蔡县改为临汝县),属豫州汝南郡。隋改县名为汝阳,并废保城入县,属未变。唐属蔡州,唐贞元置汝南县,后省入汝阳县。宋属淮康军。金属镇南军。元、明、清属汝宁府。民国改汝阳县为汝南县,属豫南道,后属汝阳道。1927年道废,属河南省政府。1932年属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信阳专区。1950年析汝南县城为汝南市,1951年撤市并析县境东部8个区置平舆县。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7年属驻马店地区至今。
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众多文韬武略的经国之才。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重臣名将灿若星辰。西晋名将周浚;唐代治理闽南卓有成效的漳州刺史许天正;为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交流做出贡献,被新罗王封为“英毅公”,现韩、朝南氏的始祖金忠;因直言进谏而闻名的中书侍郎周墀;北宋“三元及第”获太宗赐御书奖励的状元孙何;南宋辅高宗即位的尚书仆射、中书侍郎朱胜非等,皆为社稷栋梁。明代汝南人在朝居官者甚多,吏部尚书赵好德、抗倭名将卢镗、光禄卿李本国、户部尚书李宗延、兵部尚书搏振商等均声震朝野,一时有“汝半朝”之美谈。近代以来,汝南叱咤风云的人物有清代镇守南疆、抵御英法侵略功绩卓著的“振威将军”赵云鹏,民国有获九狮军刀、一等大绶、宝鼎嘉禾勋章的征蒙军总司令萧良臣。在国内三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有血战台儿庄的著名抗日将领王冠五,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共党员、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三师军官教导团参谋长周邦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政要人有国家教育部长何伟,体坛名将有获第14、15届世界赛艇锦标赛冠军得主张华杰等,其他各界精英举不胜举,为汝南大地增光添彩。